top of page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 TikTok
乳房重建封面

【乳房重建】
自體皮瓣重建

由自體組織如腹部、大腿、臀部做皮瓣移植,乳房重建自然、柔軟、無副作用

診所
醫師

台灣首位執行顯微「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乳房重建方式的專家

鄭明輝教授在1998年從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專研乳房重建,將最新顯微乳房重建技術帶回台灣並引進亞洲。

 

不犧牲橫腹直肌,改採人體適當的可轉移組織,協助失去乳房的女性重建乳房,找回自信,恢復生活品質,至今已完成超過800例,此手術技術經驗純熟。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 DIEP)

所以日本的Harashina T.醫師,在1988年將Pedicle TRAM皮瓣利用血管顯微技術改良為自由皮瓣,在美觀、部分皮瓣缺失及脂肪壞死的問題改善方面較Pedical TRAM皮瓣效果為佳,自由橫腹直肌肌皮瓣的移植方式在腹部合併症上較少發生。

DIEP皮瓣是僅取下腹部的皮膚及脂肪,而不取其腹直肌的肌肉。這個技術是首先由路易思安娜州大學醫學中心的Robert Allen醫師在1992年發表,Allen醫師的500個案例中有99.5%的成功率。不僅可以實現如自由橫腹直肌肌皮瓣一般較佳的美觀性,還能降低腹部的疼痛及合併症,且減少住院天數。DIEP皮瓣唯一的短處是其開刀技術相對於一些外科醫師而言較困難,必須有完整的顯微外科訓練及精細的技術才能完成此手術。

 

「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是使用腹部脂肪皮瓣來移植,使用下腹部的脂肪皮瓣,加上一組供應皮瓣的動靜脈血管,移植到缺損的乳房部位。過程中需要在顯微鏡下使用比頭髮還細的線進行縫合,技術層面較高。皮瓣因為有血管的供應不會壞死,但是將腹部脂肪雕塑成乳房形狀是手術最困難的部分,需要很有經驗且技術純熟的醫師,才能使皮瓣塑造出與另一側乳房形狀對稱、擁有自然弧度且飽滿的重建乳房。另外將上腹部皮膚往下拉,再打一個小洞露出原來的肚臍,傷口縫合後做腹部整形術,便可擁有縮小腹的效果。

「橫腹直肌皮瓣」(Pedicle TRAM flap)是另一種使用腹部皮瓣做乳房重建的方式,最早臨床上多使用此方法,經改良後現在顯微手術的醫師已不再使用這種傳統手術,而是改採用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的方式做乳房重建。傳統做法與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最大的不同在於需要犧牲橫腹直肌,術後腹部會較疼痛、腹部後遺症較多。

腹部皮瓣移植:

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

使用自體移植組織重建乳房的方式,在1982年即由Cral R. Hartrampf Jr.醫師發表使用橫腹直肌肌皮瓣(TRAM)進行重建。對乳癌患者而言,TRAM提供了比植入物或組織擴張器更自然的乳房重建結果,然而,仍有部分皮瓣缺失、脂肪壞死、腹部膨脹及疝氣等缺點。

花影

​什麼是自體皮瓣?

自體皮瓣是指從患者身體擷取適當分量的組織體(如腹部或大腿、臀部),去除皮膚、保留脂肪及動靜脈,以移植手術做乳房重建部位的填充原料,稱為自體皮瓣。因為是患者本身身體的組織,不會有異物反應,副作用很少。此方式可避免義乳植入物可能形成的莢膜攣縮、滲漏破裂等風險。

無排斥、低副作用、自然、永久
【重建首選】自體組織皮瓣移植

了解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乳房重建手術的流程:

01

示意圖

​患側乳房

示意圖

擷取腹部脂肪皮瓣(30 x 12cm)

02

示意圖

將上腹部的皮膚往下拉
再縫合

示意圖

傷口縫合後達到縮小腹的效果

​(肚臍為自己原本的)

03

示意圖
示意圖

去除皮膚、保留脂肪及深下腹動靜脈的腹部脂肪皮瓣

將雕塑成乳房形狀的脂肪皮瓣

動靜脈移入患側乳房

術前叮嚀:讓「腹部血管變粗」的 2 個小運動, 增加手術成功率

延遲性乳房重建因為有一段彈性的評估期,決定使用腹部脂肪組織皮瓣移植的患者,可以先開始做以下2種動作,幫助腹部血管變粗,手術血管接合時可以更順利:

  • 跑步,每天約30分鐘

  • 平躺時將雙腳抬高,每天約100∼200下,促進肢體末端血液往腹部流動及腹直肌收縮,增加深下腹動脈的血流

Profunda Artery Perfofator Flap/PAP
大腿(臀)皮瓣移植: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

疤痕隱密、恢復快

手術圖
診所

一直以來,腹部皮瓣(特別是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DIEP flap)是自體組織乳房重建的首選;但是有些患者腹部脂肪太少,或是腹部經過多次手術(如腹部拉皮、抽脂或多次的腹腔手術),在這種情形下,摘取腹部皮瓣變得不可行,便要考慮來自其他部位的皮瓣,包括背部、臀部或大腿。其中,位在大腿內側的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profunda artery perforator flap; PAP flap)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第一次是在2012年,由美國Robert Allen醫師發表運用在乳房重建上,此皮瓣的特點是血管解剖位置變異少、脂肪厚度足夠,且拿取皮瓣區的疤痕隱密,容易隱藏,在Allen醫師的案例中,皆成功完成令人滿意的乳房重建結果。過去我在長庚醫院已使用此皮瓣在各式的顯微重建手術(包括乳房重建、頭頸部重建、婦科重建等)超過百例,相關研究也已在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發表,並獲《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期刊登載。

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在手術時並不會犧牲任何肌肉,幾乎不會有無力的情形發生;而使用穿通枝皮瓣,可以早點下床,不用住院很久,對於工作量大或運動量大的病人是很重要的一個優點。

有人會擔心摘取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後的疤痕或雙腿外觀的對稱性,但觀察與研究顯示,大腿內側的疤痕是很隱密的,並不容易被別人察覺,而不對稱性的情況也並不明顯。

比起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DIEP flap),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PAP flap)能摘取的脂肪是比較少的;但是在目前完成的乳房重建案例中,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仍能達到令患者滿意的重建結果,提供足夠隱密的疤痕,並讓患者保有腿部肌肉的力量。因此,我們建議腹部脂肪不夠的患者,若仍想考慮自體組織乳房重建時,深股動脈穿通枝皮瓣(PAP flap)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臨床小叮嚀:重建皮瓣「易胖難瘦」,術後要控制體重

取自身體的自由皮瓣組織,會隨著體重的變化而跟著改變,這是自然現象,尤其它獨特的體質是「容易跟著腹部脂肪發胖而一起變胖,但不容易再瘦下來」。所以患者在乳房重建後,一 定要維持勻稱而穩定的身材、體重,避免發胖、過度減肥或忽胖忽瘦,以免影響重建乳房的脂肪胖瘦與外觀。

立即諮詢

Address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37號3樓

(捷運中山國中站)

Email

Phone

02-27123373

0963-809-080

Social Media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Line
性別
居住地

預約成功!

安德森整形外科

Dr. Cheng, a world authority in micro-reconstructive plastic surgery and lymphedema treatment, provides surgical services such as lymphedema treatment, breast reconstruction, breast augmentation, double eyelids, eye bags, liposuction, wrinkle removal and lift.

 

The cases in this article have been published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and have signed a public authorization letter.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case photos in this article are only used as an introduction to surgical medical inform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will vary depending on individual constitution and post-operative care.
Anderson Plastic Surgery Clinic reminds you that any surgery or medical treatment has potential risks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everyon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The actual decision must be made by the doctor in person after evalu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you.

Copyright 2023 | A+ Surgery 安德森整形外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A+ Surgical outcomes and patient-centered care

© Copyright
bottom of page